應該選用以水泥為主劑的漿液,或者選用水泥和水玻璃的雙液型混合漿液。在有地下水流動的情況下,一定要采用雙液型混合漿液的水泥漿液。
注漿孔的間距在1.0-2.0m之間,使到加固的地基在平面和深度范圍內(nèi)是一個整體。
注漿量和注漿有效范圍的確定,應該通過現(xiàn)場注漿試驗;在粘性土地基中,漿液注入率為15%-20%,注漿點上的覆蓋土厚度應大于2m。
所有漿液的初凝時間應該根據(jù)地基土質(zhì)條件和注漿的目的來確定;在砂土地基中,漿液的初凝時間為5-20min;在粘性土地基中,為1-2h。
注漿壓力要求:在砂土中,壓力選用0.2-0.5MPa;在粘性土中,壓力選用0.2-0.3MPa。
地基基礎注漿加固時注漿的要求有哪些?
利用液壓、氣壓或電化學的方法,注漿法亦稱灌漿法。通過注漿管把漿液均勻地注入地層中,漿液以充填、滲透和擠密等方式,進入土顆粒之間的裂隙中,將原來松散的土體膠結(jié)成一個整體,從而形成強度高、防滲和化學穩(wěn)定性好的固結(jié)體。根據(jù)注入材料注漿法可分為水泥注漿和化學注漿兩類。
一)水泥注漿
把一定水灰比的水泥漿注入土中形成加固體。
二)化學注漿
利用其化學反應的生成物填充土的孔隙或?qū)⑼恋念w粒膠結(jié)起來,向土中注入一種或幾種化學溶液。從而達到改善土性質(zhì)的目的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來處理黃土等非飽和土或滲透性較好的土。對于滲透性比較低的飽和的粘性土,注漿的同時,利用注漿管作為陰極,另外再打入一根金屬棒作為陽極,通直電流,利用電滲電泳作用,促使化學溶液在土孔隙中移動,可以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,這種方法稱為電化學加固。
地基注漿加固應注意什么?
a、慎用于濕陷性土層。
b、注漿壓力不是越大越好,以能劈裂、擠密、浸滲土層即可(一般控制在1.5MPa以內(nèi)),過大壓力易造成上覆土層隆起,漿液上冒。
c、漿液未固化前相當于增加了外荷載,而且注漿對原持力層有擾動,所以注漿易引起附加沉降,對敏感結(jié)構(gòu)應采用隔一孔或數(shù)孔跳注,間隔時間在3天以上。
d、卵石層或動水壓力較大土層漿液應摻加速凝劑,或采用間歇注漿。